考研备战正当时,就业启航亦关键!2025年6月4日,为帮助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学生科学规划未来路径,学院特别举办了一场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交流会。活动不仅邀请了研究生院学生科科长王元元、研究生优秀导师代表赵龙进行考研指导,更邀请了2021级优秀毕业生彭成钰、孙宁静、伍邹银分享宝贵的就业与实习经验,助力学子们从容应对升学与就业的双重挑战。在教学楼A202教室开展考研的经验与指导专题讲座交流会,老师们分析了考研的形势、分享了考研的备考技巧以及成功经验,助力学生们顺利上岸。

师者指津:考研迷途明方向
交流会伊始,赵龙老师深入剖析了当前考研形势,并强调唯有提前做好考研规划,方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报考目标院校时,赵龙老师建议务必结合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及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做到客观评估自身实力,理性定位报考目标。在复习技巧方面,他提到了制定详实复习计划、合理分配各科时间的重要性。公共课主攻权威教材与真题,专业课则需紧扣目标院校参考书目及历年试题。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框架、定期复盘查漏补缺,并时刻保持积极心态,坚信“坚持胜过天赋”,日积跬步终至千里。

王元元老师随后解读了考研宏观趋势,谈及不同地区、学科之间录取率存在显著差异,专硕招生比例正持续提高,并详细剖析了学术性硕士和专业性硕士在人才培养和就业方向上的不同。他建议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和未来职业发展审慎选择考研方向。王老师还详细介绍了本院“生物与医药”专业的学科特色、研究方向、师资力量和科研平台。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使2022级学子受益匪浅。他们深刻认识到,考研是一场考验毅力、方法与规划的持久战,成功公式在于:清晰定位 + 科学规划 + 高效执行。

朋辈领路:实习就业启新程
交流会下半场聚焦就业实习实战经验。彭成钰、孙宁静、伍邹银三位学长学姐结合亲历,分析了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的就业形势与行业选择。他们提到不同方向的岗位(如研发、生产质控、市场、科研服务)的技能要求差异显著,人才需求地区分布不均,新一线城市人才引进政策正吸引更多关注。

在求职准备方面,他们着重分享了简历优化与面试秘诀,善用“背景-优势-动机”三段式自我介绍,提前调研目标公司,充分准备高频问题答案,并扎实掌握岗位专业知识。谈及求职历程,他们梳理了简历投递、面试、Offer选择、签约的时间节奏,并介绍了线上线下的招聘平台,提醒学弟学妹拓宽渠道、把握时机。心态调整至关重要:面对挫折保持韧性,理解求职是场“双向匹配实验”,建议寻求师长指导优化策略,避免盲目海投。同时需科学规划时间,平衡毕业论文与求职节奏,认识到当下短暂的挑战在长远职业生涯中终将过去。
在实习经验分享中,三位分享者分别分享了他们在西部战区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复星安特金(成都)生物制药研发部担任分析检测专员以及成都海枫生物科技(CRO公司)等不同平台的经验,全方位展示了从高端科研机构到创新企业、制药公司等多维度的实习工作内容与环境,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实践认知。
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就实习选择、考研就业平衡等困惑提问,三位毕业生热情解答并留下联系方式,为后续深入交流提供便利。

师生同心:前程共绘筑未来
本次交流会汇聚了学院资深教师的升学引航与优秀毕业生的职场引路,为2022级学生升学和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双重支持。活动不仅有效助力备考学生明确方向、优化策略,也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学子开拓了视野、传授了实用技能,充分彰显了学院对学生生涯发展全程关怀的育人理念。学子们纷纷表示,定将汲取经验智慧,以更自信、更从容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为人生篇章续写精彩。
文字:解欣凡
指导老师:唐婉秋
一审一校:唐婉秋
二审二校:王鹏军
三审三校:郑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