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教育部生物制药专业虚拟教研室集体备课在我校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举行。本次集体备课在教育部药学类专业教指委生物制药专业分教指委指导下,由成都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共同承办,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同探讨和分享《生物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经验与创新思路,集思广益,促进优质教学资料共享。

本次活动由成都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雨晗主持,通过线上平台汇聚了来自全国生物制药专业的100多所高校,近200名教育工作者相聚云端,线下在成都医学院图书馆410室进行,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相关教师和报告嘉宾中国药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孔毅教授共同交流研讨。
杨雨晗在开场致辞中首先对线上线下的参会教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强调了集体备课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术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她指出:“在快速发展的生物制药领域,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加强各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生物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


随后,中国药科大学的孔毅教授为参会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教学备课分享。孔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物药物分析》课程发展历程、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思路、课程内容详细脉络、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等核心内容,并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产业发展趋势,探讨了生物药物分析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孔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赢得了线上线下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在集体备课讨论环节,来自全国生物制药专业的教师们围绕《生物药物分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实践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技巧,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教师们也普遍认为,此次集体备课方式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碰撞和升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活动不仅加强了各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还推动了《生物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这是本院首次承办教育部生物制药专业虚拟教研室集体备课,是本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撰稿 陈 梅
一审一校 郑向辉
二审二校 张 坤
三审三校 杨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