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关键词!
科研成果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团队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15 点击次数: 来源:

2022年3月4日,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与转化团队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与第二附属医院科研团队合作,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4.919上发表题为Oxygen-sensitive methylation of ULK1 is required for hypoxia-induced autophagy的论文,揭示了氧气敏感的ULK1对二甲基化修饰在低氧条件下激活细胞自噬的新机制。

据了解,低氧是多种病理条件下常见的应激现象,如放射损伤血管造成黏膜组织低氧,以及肿瘤细胞代谢转变与快速生长导致肿瘤组织低氧等。普遍认为,细胞能在低氧条件下施展‘闭气术’,通过自噬途径降解线粒体等高耗氧细胞器,减少氧气需求,提高低氧耐受。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自噬是如何在低氧条件下启动的。该合作团队以口腔上皮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为主要研究模型,通过高通量筛选,在低氧条件下发现自噬启动关键蛋白ULK1存在未曾报道的精氨酸R170位对二甲基化修饰。该修饰由甲基化酶PRMT5和去甲基化酶KDM5C共同调控,在正常氧条件下达到平衡。PRMT5介导的甲基化反应不涉及氧气,而KDM5C介导的去甲基化反应以氧气为必要底物。因此,在低氧条件下ULK1 R170甲基化显著积累,增强ULK1活性,诱导细胞自噬发生。本研究报道了一条新型的细胞响应低氧应激,调控细胞自噬的信号路径,并阐释了ULK1激酶活性调控的新机制,为缺血缺氧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是自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实施以科研团队建设带动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战略,开展科技人才交流的“蒲公英计划”以来的又一重要成果。学院注重以科研团队为抓手,整合教师科研发展方向,提升科研基础能力,加强学科建设发展。面向生物医药从临床研究到市场应用的全产业链,整合学校及相关附属医院人力资源,已经建成代谢与疾病创新科研团队(临床基础方向,带头人戴小珍教授)、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及转化团队(应用转化方向,带头人张涛教授)、IVD原料及抗体药物研发与应用(开发应用方向,带头人刘江海研究员)三个特色研究团队。

其中,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及转化团队成立于2015年,团队成员涵盖学院骨干教授、附属医院临床医生、科技创新企业技术骨干的等。团队以肿瘤等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鉴定及功能研究为核心,同时筛选具有临床诊疗价值的标志物,进行临床治疗及诊断试剂盒方面的转化研究。成立至今,获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内的多项成果奖,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并完成了以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分型抗体诊断试剂盒开发为代表的多项成果转化。此次报道成果的第一作者李静怡教授,也是团队学术骨干,曾任学院生物工程教研室主任,现任416医院任核应激中心主任。李静怡教授正是从学院推送到医院的青年骨干,在学院开放办学的契机下,受学院蒲公英计划委派参与到附属医院开展科研合作。在第二附属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基础研究与附属医院临床发展深度融合,取得了包括高水平论文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在内的好成绩。

本成果将第二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有序串联,共同构筑了校院融合、跨校合作的典范。在积极响应科技处基础与临床融合的号召下,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将继续搭建“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回归解决临床问题”的科研平台,创建多科学联合人才团队,提升整体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