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关键词!

首页

通知公告
首页 - 正文

成都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年生物与医药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2-08-27 点击次数: 来源:

一、培养单位简介

成都医学院建校于1947年,军队办学57年,2004年8月整体移交四川省人民政府,由“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现名。

学校201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0年被列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重点培育”单位。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秉承“学科建设为龙头,专业建设为基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技术应用创新为契机,全面提升专业实力,打造创新型医药生物强院”的发展思路, 经过10年发展,具有完备的本硕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2个,建成省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和产学研实验平台2个,拥有一支以年轻人才为主体,包括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千人、天府万人等在内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积极探索服务地方教育和产业的教学科研新模式,努力培养与行业直接对接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博士25人。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厅局级项目20余项。在生物药物靶点筛选、生物药物分子机制、IVD研发、医疗美容产品研发等领域与当地多家企业进行长期深度合作。

二、学位点简介

生物与医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第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22年获批。重点培养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生物技术与工程和制药工程3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学位点现有校内硕士生导师26人,校外(企业)导师20人,并与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川省内多家生物制药头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培养合作关系。

三、培养目标

为适应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生物与医药行业高级人才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品德优良,掌握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制药工程方向相关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备科学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熟悉领域管理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兼具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四、招生对象

招收生物科学类、生物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药学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等相关专业应、往届本科毕业生(在入学前需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五、研究方向

(一)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

(二)生物技术与工程

(三)制药工程

六、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等组成。主干课程是数理统计学、高级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生物医学材料制备与表征、生物药物制剂工艺与技术等,修学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

七、学习年限及学习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不超过4年。采用全日制学习和学分制管理。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经过专业实践、科学研究、中期考核等环节的培养,并考核合格,通过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经学校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准予毕业。

九、招生计划及参考书目

1、招生计划及考试科目(招生计划人数最终以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专业代码、研究方向

导师

总计划

士兵计划

接收推免

初试

考试科目

复试

笔试科目

086000生物与医药

双导师制(实践导师未列出)

36

1

2



01

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

戴小珍、黄四洲、

赵 龙、吴东明、

唐 瑜、陈 梅、

涂文玲、孙成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38生物化学

④834细胞生物学

生物工程

02

生物技术与工程

潘克俭、张 涛、

余道江、杨雨晗、

杨 平、张 坤、

宋海星、王建东、

李敏惠、赵 冶、

马丽萍、彭确昆、

郝军莉

03

制药工程

王 丹、刘江海、

陈 恬、莫春芬、

王衍堂

2.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姚文兵主编(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6.6。

《生物化学》上、下册,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第4版)(原王镜岩第三版修订新版),2017.1。

细胞生物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胡火珍、税青林主编, 科学出版社, 第 8 版。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王旻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8,第3版。

《生物工程概论》,陶兴无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8,第2版。

十、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成都医学院

联系部门: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28-62739582

E-mail:sw-wyy@cmc.edu.cn